美國FBI良民證之辦理、文件驗證及中文翻譯全紀錄 申請「美國聯邦調查局(FBI)出具之無犯罪紀錄(或犯罪紀錄)」俗稱「良民證」,是辦理居留權文件或是某些工作簽證時相當重要的規定,目前網上相關的資料並不多,不然就是好幾年前的文章。 FBI良民證英文全名為「Identity History Summary Checks」。 圖片來源:FBI網站。 沒有太多參考資料的情況,我們只好自己瞎子摸象、東問西查,實際辦理下來,發現簡直就是過五關斬六將啊!要準備的資料跟該注意的細節超級多的!(眼花撩亂……)
寧靜的日內瓦湖 一九年夏,當我離開美國時,擁有著鳳毛麟角的履歷與展望,在歐洲所面試的每個機構都迫不及待地給予我職位,但我才正要開始世界旅行,也無法想見這場旅行的終點⋯⋯ 在美國學術生涯的尾聲,我卻只想著旅行 博士班二年級的那年我二十五歲,已在科學界最具盛名的期刊《自然》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論文,但我並沒有感覺到生活有了任何變化,反而是開始想逃離逐漸失去目標的日常。 足足兩年,我平日的生活中除了研究沒有任何其他事。七點前起床後直奔實驗室,工作到半夜一、兩點回到家中倒頭就睡,洗澡吃飯都是在研究所解決,曾有半年裡我只用過家中的廁所三次。在論文發表後,除了增加商務旅行的假
其實早在去年 (2019) 台灣同婚法案通過前,Danielson 就一直有想法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親身故事,但知道自己文筆不好,而且不知道這樣的分享是否會影響到自己家人的生活,於是只能在自己臉書的粉專裡與關愛 Danielson 的朋友們分享。雖然說臉書也是個公開的平台,但畢竟 Danielson 不是網紅,也不是名人,更不是公眾人物,所以也不用太擔憂個人的粉專分享會有被過度關注的情形發生。但今天為什麼會想在旅外雜誌這裡跟大家分享 Danielson 的故事呢? 第一: 因為這也是我在旅外生活的一部份。第二: 跟旅外雜誌的創辦人接觸的這些日子以來,他讓人有種真誠的信賴感。第三: 許多 Dani
「你們最需要的衛生用品是什麼?洗髮精?還是肥皂?」 『太太,他們現在已經不在乎洗頭洗澡了,他們只想工作,只想寄錢回家....』 這句話,最近一直纏繞在我的腦海裡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幾天前,我跟寶貝阿姨在聊天。她是我來到沙烏地的第一個菲傭,也算是我們在這邊的第一個好朋友。她跟老公麥可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。 『你們最近還好嗎?菲律賓的家人怎麼樣?』 「謝謝太太,我們都很好。麥可薪水雖然被調降很多,不過至少我們還有飯吃...
關於貴婦 很多人對於阿拉伯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這件事非常好奇。 我自己則是真心的佩服他們。 拿書生來說,他有我一個老婆就已經被囉嗦到很厭世了,到底四個老婆能拿來幹嘛?輪著用也還是會膩吧(而且才四個,又不像皇帝,後宮佳麗三千可以隨便換)(誤) 阿拉伯男人娶四個老婆據說還是有條件的,其中一項便是所有的東西都要平分,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。 簡單點說,你買一台車給新老婆,其他三個老婆也要有一台。你的大老婆一個月零用錢五千,其他三個也不能多不能少。 至於
每個人聽到我們住在阿拉伯,幾乎都會問:「你們為什麼會去那裡?那個國家不是很保守嗎?」 我絕對不會說,我們是為了什麼人文風情才決定搬過來的,畢竟這地方真的是一片荒蕪。放眼望去,只有偌大的沙漠。風景沙漠,美食沙漠,文化沙漠。 每次降落沙烏地,落入眼簾的場景都會讓我落淚。為什麼落淚?因為眼裡都是沙啊! 我和老公書生可以算是台灣出生,美國長大的小留學生。在搬去阿拉伯之前,我們已經在休士頓雙薪生活五年。老大一歲半,老二還在肚子裡。 很多人覺得美國待遇好,生活富裕。然而在美國,中產階級是最吃虧的。每到了納稅期間,勤儉持家的書生就跟過路財神一樣捧著支票本默默流淚。我們夫妻倆每
模里西斯緣起 模里西斯人與台灣人的邂逅(我爸媽) 我與模里西斯的緣分來自我爸爸。他是土生土長的模里西斯人。雖然說模里西斯沒有原住民,是殖民歷史使然而成為的一個多元種族國家。(模里西斯歷經荷蘭、法國、英國的殖民,且在殖民期間引進中國及大量的印度契約勞工)所以嚴格來講,我爺爺(廣東梅縣人)跟奶奶(印度人)就是那個時候踏上模里西斯成為我們家族在模島的第一代居民。但爸爸受到爺爺孔子思想的影響,赫然決定在他18歲的時候請家人贊助了一張單程機票來到了台灣學中文。且執意要娶會講中文有中華文化背景的老婆。就這樣,認識我媽後(台灣人)不到三個月就閃婚了。有沒有很前衛?哈哈。 總之,我跟
每年回台灣,我們一家五口搬回阿拉伯的行李總是讓家人瞠目結舌。 很多人無法理解,阿拉伯不是一個很富有的國家嗎?怎麼可能什麼都買不到? 還記得在搬來阿拉伯之前,新公司很貼心的為我們安排了菜鳥訓練營的課程。課程內容不外乎放一些很像信義房屋的廣告,讓我們產生一種生活在美麗社區,帶著美麗孩子,就會過著美麗日子的錯覺。 然而當媽的應該都知道,帶著孩子究竟哪裡美麗了?所以這種課程我們隨便上上就好。 倒是那些搬家注意事項我看得非常仔細,因為那絕對是我這輩子看過最離奇的清單,也多少解釋了為什麼這個國家是個文化
來日本的第一次煙火祭典與日本老婆合照 (封面照) 一堆人看到我下這標題時,一定有所疑惑,那你還住在日本幹嘛? 如果你有這疑問的話,放心你們絕不是第一個這樣想的,因為很多人想逃離台灣,我卻超想回台灣的想法,這五年來可是一點都沒改變過喔! 從剛開始來日本時,只能講日文不能說英文這件事,讓我不能理解!還記得那三個月我關在家裡,只會五十音的我心裡想著「應該先回台灣才對」!但澳洲認識了日本太太後,我一直覺得我一定要帶她回台灣生活